-讓金廈大橋成為兩岸和平發展道路的起點-(1)陳柏光

2019-06-26

(陳柏光投書)1979年元旦,大陸全國人大發表〈告台灣同胞書〉,建議兩岸商討結束軍事對峙狀態,並提出開放兩岸三通與擴大交流等對台政策重點,開啟了日後兩岸交流互動的進程。今年適逢〈告台灣同胞書〉發表四十週年,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紀念會談話中,重申「和平統一,一國兩制」、「九二共識」等對台政策基本方針,並提出「攜手推動民族復興」、「探索『兩制』台灣方案」、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」、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」、「實現同胞心靈契合」的「習五點」,作為推動「和平統一」的具體指導。對此,蔡英文總統則是以拒絕接受「九二共識」與「一國兩制」等強硬言詞回應,談話中欠缺化解兩岸僵局的誠意,以及未來大陸政策實施的具體構想,殊為可惜。

金門從軍事衝突與對峙時期的前線戰地,蛻變為協商交流時期的前沿門戶,在兩岸關係的發展歷史上始終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。習近平在前述的談話中,針對兩岸經濟合作議題,提出包括「經貿合作暢通」、「基礎設施聯通」、「能源資源互通」、「行業標準共通」的「四通」構想,並特別指出可以優先實現金門、馬祖與中國大陸福建沿海地區「通水、通電、通氣、通橋」。金、廈自清朝開始向來併稱,兩地在2018年8月完成「通水」工程,時任金門縣長陳福海在通水儀式中曾進一步拋出「通水、通電、通橋」的「新三通」議題,在當時引起政壇一陣議論。

習近平與陳福海所提的「通橋」,即是指連結金、廈兩地的「金廈大橋」。金門縣政府早在2006年時就已經做過相關的可行性評估,而前總統馬英九在2009年也對大橋的興建表達強烈意願,認為此舉對於兩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。根據行政院經建會於2009年公佈的〈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〉,「金廈大橋」的建設規劃可分為北線與南線,北線連接金門本島與大嶝島,又稱為「金嶝大橋」,全長約8.6公里;南線連接烈嶼(小金門)與廈門本島,又稱為「烈廈大橋」,全長約6公里;當時政府傾向興建南線的「烈廈大橋」,認為可以直接串列金門與廈門市中心,帶給金門的經濟效益較大,能夠增進金門人民生活水準、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發展,以及促進金廈區域經濟合作。而大陸方面也將「金廈大橋」納入福建省「三縱八橫」高速公路網的規劃中,作為「廈門-金門」跨區域連絡線的一部分。「金廈大橋」如果建成,從金門本島出發至廈門的行車時間約四十分鐘,從烈嶼出發至廈門僅需二十分鐘(金門本島與烈嶼間可透過興建中的金門大橋聯通),將可使目前一小時的「小三通」船舶航程節省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,金門可望成為兩岸物流鏈的連結樞紐,不僅可以帶動金門的經濟發展,更可以促成與鄰近城市更緊密的結合,形成「金、廈、漳、泉一日生活圈」。

中華民族致公黨主席 陳柏光

海峽前鋒文化
版權所有 2019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